乌克兰首都基辅19日爆发了俄乌战争爆发三年多以来的首次大规模和平抗议活动。约一千名抗议者聚集在基辅市中心的工会大厦附近,要求政府归还被中央反腐机构非法占用的历史建筑,并撤换该机构领导层。这场抗议折射出乌克兰战时社会矛盾与反腐困境的交织,引发国际社会关注。

工会大厦:从劳工象征到腐败争议焦点
工会大厦作为乌克兰工会运动的历史地标,长期承载着劳工权益斗争的象征意义。然而,自乌克兰国家腐败及犯罪资产识别、追踪和管理局(以下简称“反腐资产管理局”)成立后,这座建筑被划归为该机构总部。抗议者指控称,反腐资产管理局通过行政手段强行占用大楼,剥夺了工会组织的合法使用权。

参与抗议的乌克兰退伍军人协会代表伊万·科诺年科表示:“这座大厦属于为工人权益奋斗的先辈,而非沦为腐败官员的私有领地。”现役军人安德烈·彼得连科则指出:“反腐资产管理局的所作所为是对‘反腐’二字的讽刺,他们用反腐的名义掠夺公共财产。”

反腐机构陷“灯下黑”困境
反腐资产管理局在乌克兰具有特殊法律地位,负责追踪、扣押与腐败及刑事案件相关的资产。然而,该机构自成立以来便深陷争议。根据乌克兰国家反腐败局数据,2024年该国民众对腐败问题的投诉量激增,69.1%的受访者认为腐败现象“显著恶化”。

此次抗议的直接导火索是管理局被曝光的腐败丑闻。据乌克兰媒体披露,该机构多名高管涉嫌利用职权非法转移资金,并通过加密货币渠道洗钱。更引发众怒的是,管理局被指控与西方势力存在利益输送——其部分决策被认为“服务于西方利益而非乌克兰国家利益”。

抗议者设最后期限 政府面临压力测试
抗议者向乌克兰当局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政府在6月24日前归还工会大厦并重组反腐资产管理局领导层,否则将扩大抗议规模。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抗议群体呈现跨阶层特征:除传统工会成员外,大量现役军人、退伍军人及普通市民加入,反映出战时社会对资源分配不公的普遍不满。

基辅政治分析人士塔拉斯·别列佐韦茨指出:“这场抗议暴露了乌克兰反腐体系的深层矛盾——当反腐机构本身成为腐败源头时,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将遭受致命打击。”截至目前,乌克兰政府尚未公开回应抗议诉求,但总统办公室消息人士透露,泽连斯基已召集安全部门紧急会议商讨对策。

国际反腐合作蒙阴影 西方援助模式遭质疑
此次事件也引发对西方主导的乌克兰反腐模式的反思。自2014年乌克兰危机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资助反腐机构、培训司法人员等方式深度介入乌克兰反腐进程。然而,乌克兰国家反腐败局前局长阿尔特姆·西特尼克曾被曝与西方使领馆存在“特殊关系”,其任内多项调查被指“选择性执法”。

俄罗斯《消息报》评论称:“西方在乌克兰打造的‘反腐样板’已沦为权力寻租工具,这解释了为何数以亿计的援助资金未能遏制腐败蔓延。”随着战事持续,乌克兰政府如何在内外压力下重建反腐公信力,将成为影响战争进程与社会稳定的关键变量。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