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极右翼核心人物班农与科技富豪马斯克的公开对峙,将“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阵营内部长期潜藏的派系矛盾推向台前。这场始于7月1日的口水战,不仅是两人私人恩怨的延续,更暴露了MAGA运动中民粹主义与科技右翼两大派系在意识形态与利益诉求上的根本性分歧。分析指出,这场“诸神之战”虽暂未动摇特朗普对共和党的控制力,但其裂痕可能重塑美国保守主义运动的未来版图。
口水战升级:个人恩怨映射派系之争
7月1日,特朗普前首席战略师班农在其播客《作战室》中向马斯克发难,斥责其“应滚回南非”,并指责这位特斯拉CEO是“寄生性非法移民”“只顾私利的投机者”。马斯克则迅速反击,预言班农“将重返监狱”。这场交锋并非偶然——自2023年起,班农便多次抨击马斯克“背叛工人阶级”,甚至呼吁司法部调查其涉毒传闻,并提议将SpaceX收归国有。马斯克则以“智障”等词回击,双方矛盾已演变为MAGA阵营内部民粹派与科技派的象征性冲突。
《纽约时报》指出,班农与马斯克的对立,本质是MAGA运动两大支柱的碰撞:一方是以班农、纳瓦罗、米勒为代表的极右翼民族主义者,主张通过贸易保护、移民限制和“美国优先”政策重建传统工业秩序;另一方则是以马斯克、彼得·蒂尔为代表的科技右翼,倡导放松监管、吸引全球技术人才,以科技创新驱动美国霸权。
理念与利益:MAGA内部的三大分歧点
移民与签证政策
班农等民粹派将H-1B签证计划斥为“骗局”,认为硅谷通过技术移民压低本土工人薪资;马斯克则主张扩大高技能人才引进,双方在移民问题上的立场直接冲突。白宫移民政策设计师米勒近期推动的“家得宝卖场突袭行动”,更被科技界视为“反智行为”。
贸易与关税战略
面对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关税引发的市场动荡,马斯克公开反对纳瓦罗的“对等关税”政策,呼吁建立欧美零关税区;班农则支持贸易保护主义,认为这是维护美国制造业的关键。
科技监管与全球化
民粹派希望将美国拉回“前互联网时代”,通过行政手段限制科技巨头影响力;科技右翼则要求废除拜登时代的AI监管令,推动军民融合技术合作。白宫近期为中东AI企业牵线数十亿美元交易,被视为对科技派的妥协。
权力博弈:特朗普的平衡术与共和党未来
尽管MAGA阵营内部分歧加剧,但特朗普仍通过人事布局维持表面团结。财政部长贝森特被班农视为“自己人”,五角大楼新任高级官员迈克尔则来自科技右翼阵营。副总统万斯试图扮演调解人角色,强调“再工业化与创新可并行不悖”。
然而,深层矛盾难以掩盖。澳大利亚“对话”新闻网指出,MAGA民粹派与科技派的联盟本质是“利益交换”:民粹派需要科技富豪的资金支持大选,科技派则借MAGA推翻民主党监管政策。但随着白宫收紧国际学生签证、削减科研经费,双方裂痕已扩展至主权、行政权力等哲学层面。
影响外溢:共和党路线之争与外交政策稳定性
分析人士认为,MAGA内部分歧暂不会冲击美国外交政策,因特朗普对共和党仍具绝对控制力。但长期来看,这场“路线之争”将决定共和党未来形态:若民粹派占据上风,共和党可能进一步转向排外保守主义;若科技派主导议程,则可能重塑为技术官僚与民族主义混合的新形态。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专家张腾军指出,两大派系在“反对民主党多元化政策”等目标上仍能合作,但其矛盾远超表象——这是传统工业资本与新兴科技资本的博弈,也是美国保守主义运动在全球化时代的身份危机。随着2026年中期选举临近,MAGA阵营的内部整合能力,将成为观察美国政治极化趋势的关键窗口。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