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温网赛场,王欣瑜以7-5, 6-2的比分强势击败15号种子穆霍娃,宛如一匹黑马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军团中唯一挺进第二轮的女单选手。此前,柏林决赛的失利让她与本届温网的种子席位擦肩而过,但此次爆冷战胜穆霍娃,无异于“夺取”了对方的15号种子签位,为她向更深轮次迈进提供了宝贵契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5号种子郑钦文在补赛中以5-7, 6-4, 1-6不敌草地“苦主”西尼亚科娃,遭遇对对手的草地三连败,连续三年在温网首轮黯然出局。另一位中国选手朱琳也以3-6, 2-6负于前TOP10库德梅托娃,无缘晋级。

此前我曾提及,中国选手其实较为适合草地网球,不过这里所指的是老一辈选手。彼时,中国网球训练更侧重速度而非旋转,低平的击球在草地上犹如离弦之箭,速度快且弹跳低,效果显著。郑洁的第一个大满贯四强、李娜的第一个大满贯八强,皆是在草地赛场斩获。后来,张帅、王蔷在逐渐适应草地后,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王欣瑜的父亲身为国家队教练,她自幼接受的网球训练体系基本延续了中国风格。而郑钦文、王曦雨在成长阶段有着丰富的欧洲红土训练经历,其球风更偏向旋转。然而,草地球场与红土截然不同,没有红土那种“吃球”的效果,上旋球在草地上无法弹至理想高度,效率大打折扣。同时,草地球场留给球员的反应时间极短,使得拉上旋球变得不再从容。因此,郑钦文和王曦雨在温网的成绩在四大满贯中垫底。

网球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不同球场对选手技术特点的放大或抑制。若球员在不同场地的成绩差距悬殊,恰恰说明其技术不够全面。那些能够在法网和温网仅间隔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迅速调整状态,实现“法温连庄”的选手,无疑都是网球界的传奇人物。

在草地球场,发球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草地的低弹跳特性让发球的威力倍增。根据网球计分规则,即便球员技术偏科,仅拥有顶尖的发球技术,只要能持续保住发球局,就能将比赛拖入胶着状态,甚至在抢七中赢得胜利。

温网历史上,发球大炮们留下了无数传奇故事。从2001年以外卡身份奇迹夺冠的伊万尼塞维奇,到2010年伊斯内尔与马胡那场惊世骇俗的70:68长盘大战,都彰显了发球在草地网球中的关键地位。今年王欣瑜在草地的惊艳蜕变,也与她近期改进发球技术后取得的显著效果密不可分。

提及发球,就不得不说说郑钦文。若论ACE球和发球直接得分,郑钦文的发球在WTA堪称顶尖。按常理,这应是她在草地赛场的一大优势。然而,郑钦文的一发进区率常年不足50%,这一数据背后隐藏着巨大隐患——她极有可能在发球局中连续出现一发失误,从而导致被对手破发。

在其他球场,郑钦文或许还能凭借出色的底线能力实现回破。但在草地上,一旦遭遇发球状态稳定的对手,如昨日的西尼亚科娃,郑钦文一旦被破发,想要回破就变得异常艰难。

我一直主张给予球员和教练更多时间去尝试与改变,但郑钦文一发进区率偏低的问题已存在多年,却始终未能得到有效改善,这无疑成为她亟待解决的棘手难题。

温网第二日,尽管辛纳、德约科维奇、斯瓦泰克、莱巴金娜、德雷珀、安德烈娃等名将顺利晋级,但赛场依旧冷风劲吹。

男单方面,3号种子兹维列夫和5号种子弗里茨在补赛中均战至决胜盘。弗里茨从佩里卡尔手中惊险“逃生”,而兹维列夫则遗憾倒在林德科内希拍下。与此同时,7号种子穆塞蒂、27号种子沙波瓦洛夫、28号种子布勃利克、30号种子米歇尔森也纷纷出局。

女单赛场同样冷门迭爆,2号种子、法网冠军高芙和3号种子佩古拉先后负于雅思莱姆斯卡和科奇莱托。25号种子福莱奇、26号种子科斯秋克、27号种子里内特也携手告别本届温网。

首轮过后,除布云朝克特和29号种子中岛布兰登的比赛战至1-2(4-6, 6-4, 6-7(1))后推迟至今日进行外,男单共有13个种子选手出局,女单有10名种子选手折戟,温网赛场着实寒意逼人!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