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行业增速换挡的2025年,京东以一场长达38天的史上最长618大促拉开战幕,其背后暗藏的战略转型图谱逐渐清晰。6月17日,京东集团CEO许冉携高管团队首次系统性披露了外卖、酒旅、即时零售三大赛道的布局逻辑,一场围绕本地生活服务的价值重构战正在上演。
一、618大促变阵:周期拉长、规则简化,存量博弈新打法
面对电商行业个位数增长的现实,京东将618周期首次拉长至38天(5月13日-6月20日),较2024年延长近一倍。这一调整直指用户决策周期延长的新常态——通过前置预售期、延长现货期,京东试图在消费决策链路上建立更深的用户心智占位。
与此同时,平台规则迎来重大变革:传统跨店满减机制全面退场,取而代之的是“满200减20”“满3000减600”等单件直减模式。这一改变不仅简化了计算逻辑,更映射出京东对价格敏感型用户的争夺野心。
二、外卖突围战:15万骑手筑基,品质路线挑战双寡头
在美团、饿了么占据超90%市场份额的外卖江湖,京东以“品质外卖”为突破口,展开差异化攻坚:
运力基建:全职骑手规模已突破12万人大关,预计二季度末达15万,构建起覆盖2800个县区市的即时配送网络。
商家准入:首创LBS视频验真系统,商户入驻需提交带定位的实体门店视频,审核通过率仅40%,严守堂食经营底线。
骑手保障:一线城市全职骑手月均收入近1.3万元,京东坚持足额缴纳五险一金,单此一项每年增加成本超20亿元。
“我们不做用补贴换流量的游戏。”许冉强调,京东外卖正通过“全民监督”机制强化品质管控,消费者举报违规商家可获奖励,形成商家、骑手、用户的三方共治生态。
三、酒旅暗战:3倍薪资挖角,复制外卖打法
京东悄然启动酒旅人才战略,以行业3倍薪资招募OTA领域精英,剑指携程、美团双雄格局。其战术路径与外卖业务如出一辙:
价格透明化:机票业务主打“无捆绑销售”,酒店板块推出“首住立减50元”补贴。
流量交叉导流:尝试外卖订单附赠酒旅优惠券,构建本地生活消费闭环。
尽管京东旅行频道已上线机票、酒店、门票等全品类服务,但许冉明确表态:“下半年战略重心不会转移,即时零售仍是核心战场。”这一表态暗示,酒旅布局更多是防御性卡位,而非全面进攻。
四、即时零售:京东的“第二增长曲线”解法
在京东的战略棋盘上,外卖与即时零售被定位为撬动万亿本地生活市场的关键支点:
履约协同:外卖配送网络与京东到家、七鲜超市形成协同效应,推动生鲜品类联合采购成本下降12%。
数据反哺:外卖用户的高频消费行为数据,正被用于优化京东主站的商品推荐算法,实现“人找货”到“货找人”的进化。
场景绑定:点炸鸡自动推荐啤酒、买火锅食材推送底料,跨品类营销使客单价提升25%。
“京东不是互联网公司,而是供应链技术公司。”许冉的定调揭示了底层逻辑:通过AI重构采购、仓储、配送全链路,将供应链成本降低8%-10%,这才是对抗行业内卷的核心武器。
五、资本叙事重构:从GMV增速到第二曲线想象力
当传统电商GMV增速跌破5%,资本市场开始用新标尺衡量京东价值——能否在即时零售、AI供应链等新战场复制B2C时代的成功。目前,京东即时零售业务已覆盖全国超1500个县区市,3公里内配送时效进入“分钟级”时代,这为其讲述“第二增长曲线”故事提供了关键论据。
刘强东在内部会议上抛出的灵魂之问:“谁说我们要做网约车?”折射出京东的战略定力——在本地生活大赛道内,聚焦外卖、即时零售、社区服务等核心场景,而非盲目扩张。这种克制与野心的平衡术,或将决定京东能否在存量时代开辟新大陆。
结语
从延长618周期到15万骑手军团,从品质外卖到酒旅暗战,京东正在用供应链铁军重塑本地生活服务的基本面。在这场效率与体验的双重革命中,京东的终极目标或许不是击败某个对手,而是证明:在AI重构一切的时代,零售的本质从未改变——用更低的成本,把更好的商品,以更快的速度,送到消费者手中。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