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整体概况

1.1 规模与数量变化

总规模: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市场公募基金总规模为32.50万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0.35万亿元(-1.08%)。

基金数量:基金数量持续扩容至12,905只,较年初增加545只,同比增长4.38%。

结构分化:

权益类基金(股票型、混合型)规模增长显著,受益于市场回暖。

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型基金规模下滑,主要受市场利率上行影响,资金流向高收益产品。

1.2 ETF市场爆发

总规模:ETF总规模突破4.3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57%,数量达1,209只,新增163只。

细分领域:

债券型ETF:规模增长120.71%,达3,839.76亿元,信用债ETF成主力(如首批基准做市信用债ETF)。

商品型ETF:规模增长107.96%,达1,573.70亿元,黄金ETF受益避险需求。

股票型ETF:规模3.03万亿元,占ETF总规模的70%以上,宽基ETF(如沪深300ETF)净流入超百亿元。

二、基金公司规模变动

2.1 头部机构表现

华夏基金:规模增长超千亿元,增速14%,居行业第一,主要得益于ETF产品(如沪深300ETF、机器人ETF)的净流入。

中欧基金、招商基金:规模增长突破500亿元,增速分别为5%和近5%。

北交所主题基金:

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收益率82.45%,位列主动权益类基金前三。

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收益率72.16%,近三年收益率175.64%,跑赢北证50指数超150个百分点。

三、板块与主题表现

3.1 北交所主题基金

市场背景:北证50指数上半年上涨39.45%,领跑全市场。

基金表现:

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重仓北交所个股(如五新隧装、青矩技术),收益率82.45%。

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调仓后持仓集中,收益率72.16%,近三年收益175.64%。

机构观点:北交所作为“小而美”市场,流动性改善及估值修复推动行情,但需警惕外部不确定性(如美关税政策)。

3.2 医药板块

创新药主题基金:

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收益率58.77%,居ETF榜首,受益港股创新药板块反弹。

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规模311.79亿元,近一年收益率18.97%,上半年收益8.3%,重仓恒瑞医药、药明康德等龙头。

争议与风险:

估值泡沫:融通基金万民远认为,A股医药主题存在炒作泡沫,部分标的股价透支未来3-5年收益。

AI+医药预期:市场对AI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预期过高,需警惕技术落地不及预期风险。

3.3 科技与黄金

科技板块:AI产业链、智能驾驶主题ETF涨幅居前,但光伏、能源板块ETF跌幅超11%。

黄金主题:

永赢黄金股ETF、华夏黄金股ETF:收益率超38%,受益金价上涨(COMEX黄金上半年涨18.2%)及全球央行购金(2024年购金量1,136吨)。

四、市场争议与风险提示

4.1 估值泡沫争议

医药板块:部分创新药标的处于临床前或早期管线阶段,数据兑现需3-5年,股价已透支未来收益。

AI+医药:AI可提升研发效率,但无法改变创新药“高投入、长周期”本质,需警惕预期过高风险。

4.2 外部不确定性

美关税政策:可能扰动北交所等敏感板块,需控制加仓节奏。

地缘政治:全球央行购金及避险情绪支撑黄金,但需关注美联储政策变化。

五、总结与展望

5.1 核心结论

权益类基金:在市场回暖中成为规模增长主力,北交所主题基金表现亮眼。

ETF市场:被动投资工具持续扩容,债券型和商品型ETF成增长新引擎。

医药板块:创新药主题基金收益显著,但需警惕估值泡沫与AI预期风险。

5.2 下半年展望

配置方向:科技、医药、黄金仍具结构性机会,北交所需关注流动性改善持续性。

风险提示:外部政策扰动、板块分化加剧,需平衡收益与风险边际。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