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伊冲突引发油价飙升,俄罗斯财政危机现转机——地缘博弈重塑能源格局,莫斯科能否抓住“战争红利”?
当以色列导弹划破德黑兰夜空,全球能源市场迎来剧烈震荡。这场看似局部的军事冲突,却意外成为俄罗斯财政命运的转折点——国际油价在短短数日内从58美元低谷飙升至78美元,为深陷赤字泥潭的克里姆林宫送来“救命弹药”。
一、油价飙升:地缘冲突重塑能源账本
“战争溢价”改写市场逻辑
6月13日以色列对伊朗的突袭,让布伦特原油价格创下25%的罕见单周涨幅。尽管随后回落至70美元区间,但相较冲突前水平仍高出12美元。这种“风险溢价”直接冲击全球能源供应链:
伊朗出口暂时无恙:尽管德黑兰扬言报复,但其日均150万桶石油出口尚未中断,霍尔木兹海峡航运通道保持畅通;
OPEC+政策效力衰减:就在两个月前,该组织增产决定曾导致油价暴跌30%,如今地缘冲突完全对冲了供应增加的利空。
俄罗斯财政的“及时雨”
对于将能源收入视为财政命脉的俄罗斯而言,油价每上涨10美元,联邦预算就能多出1.35万亿卢布(约150亿美元)的进账。当前油价水平虽未达80-85美元的盈亏平衡点,但已足以将年度赤字预期从GDP的1.7%压低至1%以内。
二、财政危机:从盈余到赤字的急速坠落
能源收入断崖式下跌
今年前五个月,俄罗斯财政经历了戏剧性逆转:
1月盈余32亿美元→ 5月赤字58亿美元,累计赤字达93亿美元;
油气收入同比锐减35%:5月乌拉尔原油均价跌至52.08美元/桶,远低于政府预期的69.7美元;
非能源收入独木难支:尽管增值税等税种增长3%,仍无法填补能源缺口。
军事开支吞噬财政资源
在战场消耗与经济制裁的双重压力下,俄罗斯联邦支出同比激增20.7%,其中:
国防支出占比超40%;
机密项目预算增速达35%;
社会福利支出刚性增长。
三、博弈空间:莫斯科的“战争红利”能持续多久?
油价高位运行的三大条件
分析师指出,俄罗斯要实现财政彻底翻身,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伊朗供应中断:若以色列攻击哈尔克岛石油设施,伊朗日产量可能锐减175万桶,推动油价突破100美元;
霍尔木兹海峡封锁:作为全球20%石油运输咽喉,该通道若遭布雷,油价或冲高至120-130美元;
OPEC+持续限产:沙特等产油国需维持当前减产力度以抵消需求疲软。
俄罗斯的应对筹码
面对转瞬即逝的机遇窗口,莫斯科正在布局:
动用主权财富基金:国家福利基金仍保有375亿美元流动资产,可覆盖短期赤字;
加码国库券发行:计划年内增发4.5万亿卢布OFZ债券,吸纳银行体系20万亿卢布闲置资金;
推迟财政规则调整:拒绝将预算油价基准下调至50美元,维持支出强度。
四、风险警示:油价回落与经济降温双重夹击
“战争溢价”的脆弱性
市场普遍预期,若地缘冲突不进一步升级,油价将在三季度回落至60美元区间,理由包括:
全球需求疲软:IMF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3.1%,低于过去十年均值;
美国页岩油复产:得州二叠纪盆地钻机数量已连续六周增加;
新能源替代加速:欧盟碳关税实施倒逼能源转型。
俄罗斯经济的结构性困境
即使油价维持当前水平,俄罗斯经济仍面临深层挑战:
实际GDP连续两季度萎缩:一季度经济同比收缩0.6%,名义增长仅靠通胀支撑;
制造业PMI跌破荣枯线:5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48.2,为2022年以来最低;
资本外流加剧:央行数据显示,一季度资本净流出达135亿美元,同比激增220%。
五、未来抉择:莫斯科的“赌局”与“退路”
三大战略选项
在能源博弈与经济制裁的夹缝中,俄罗斯正面临关键抉择:
押注地缘冲突升级:通过支持伊朗等盟友扩大战事,维持高油价窗口;
加速经济结构转型:推动进口替代2.0计划,减少对能源出口的依赖;
启动非常规财政工具:包括出售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股权、征收暴利税等。
时间窗口正在关闭
高盛警告,若不能在三季度实现财政重组,俄罗斯将面临更严峻挑战:
国家福利基金或将在年底耗尽;
卢布汇率可能跌破1美元兑100卢布心理关口;
主权信用评级面临下调风险。
这场由导弹与钻井平台共同书写的财政剧本,正将俄罗斯推向十字路口。当战争阴云笼罩中东,莫斯科的算盘能否打响,不仅关乎乌克兰战场的胜负,更将决定这个能源大国在未来全球秩序中的坐席。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