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晚,小米汽车旗下首款车型——小米SU7正式上市,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投入汽车市场,瞬间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在发布会的尾声,备受瞩目的小米SU7售价揭晓,21.59万元起的定价,让众多消费者与行业人士为之侧目。

三年之约终兑现,造车之路艰辛重重

时光回溯到2021年3月30日,小米正式官宣造车,那一刻,仿佛开启了汽车行业的一场新变革序幕。雷军在彼时坚定地表示,小米汽车将是他人生最后一个创业项目,他愿意押上自己一生的荣誉和成就,为小米汽车而战。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既给予了他巨大的勇气,也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压力。

造车三年,雷军感慨万千:“造车很苦,但成功一定很酷。”从官宣到“2024年上半年上市”的三年之约,小米汽车一路走来,历经无数挑战。造车的难度超乎想象,就连科技巨头苹果都选择了放弃,而小米却毅然决然地坚持下来。这背后,是小米对汽车行业的执着与决心,是对科技创新的不懈追求。

线下看车已启动,市场期待值拉满

从3月25日起,小米SU7在29个城市59家门店启动线下静态看车。各家门店经过精心装修或升级,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消费者的到来。这一举措,无疑进一步点燃了市场对小米汽车的热情。

受小米汽车上市消息的影响,近日小米汽车产业链公司及概念股集体走强。这一现象充分显示出市场对小米进军汽车行业的高度期待。投资者们敏锐地察觉到小米汽车背后所蕴含的巨大潜力,纷纷看好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小米汽车的出现,不仅为汽车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相关产业链带来了新的机遇。

造型、价格、续航,全方位满足消费者需求

独特车漆与内饰,彰显个性魅力

造型、价格、续航一直是消费者购车时重点关注的方面。此次发布会上,雷军展示了4个系列、9种颜色、4款内饰、4套轮毂轮胎的小米SU7,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车漆的研发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挑战。每款车漆颜色的研发都要花费10个多月的时间,且成本极高。以海湾蓝为例,这种高饱和度的颜色制作工艺复杂,成本昂贵,要保证在户外暴晒十几年不褪色,以前一般只用在豪车上。而小米SU7却大胆地将其应用于家用车,满足了消费者对个性化的追求。

小米SU7的9款配色涵盖了跑车色系、时尚色系、豪华色系和经典色系,无论是追求时尚潮流的年轻人,还是注重品质与经典的消费者,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喜欢的颜色。内饰方面,银河灰、暮光红、迷雾紫和曜石黑4种颜色可选,为车内营造出不同的氛围,让消费者在驾驶过程中感受到舒适与惬意。

卓越防晒性能,打造舒适驾乘环境

在防晒方面,小米SU7表现出色。整车玻璃面积达到5.35平方米,超大的天幕玻璃采用双层镀银,前风挡玻璃则采用三层镀银,可以有效隔绝紫外线、红外线。雷军自豪地表示:“我们是唯一采用三层镀银前风挡的轿车。”

现场与特斯拉Model 3的对比更是直观地展现了小米SU7的防晒优势。两车在38摄氏度下暴晒1.5小时,小米SU7比Model 3低12℃。这一数据让消费者对小米SU7的防晒性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他们在炎炎夏日驾车出行提供了更舒适的保障。

强劲续航与快充,解决用户后顾之忧

对于电车来说,续航是关键。雷军介绍,小米SU7标准版续航里程为CLTC工况700公里,比特斯拉Model 3续航里程多了133公里,电量比其多11.3度电。考虑到CLTC工况是测试数据,现实情况会因车速高、温度低等原因打折扣,但小米SU7标准版在高速上开4、5个小时一点问题也没有,平时上班差不多一周充电一次就可以。

而小米SU7 Max版更是采用了101度麒麟电池,最大实现810公里的长续航,是中国市场唯一加速2秒级、续航达成超过800公里的电动车。电池作为电车里成本最贵的元器件,哪怕最近成本降了,但依然占整车成本30 - 35%。小米在电池技术上的投入与创新,为用户提供了更长的续航里程,解决了用户的里程焦虑。

在充电方面,小米SU7全系标配碳化硅,全系配备峰值效率99.6%的碳化硅电控、碳化硅车载充电机、碳化硅压缩机。小米SU7标准版采用全域碳化硅设计的“超级400V高压平台”,15分钟充电350公里,比Model 3多充100公里。小米SU7 Max版则更加强大,全域碳化硅“真800V高压平台”,峰值电压871V,15分钟补能510公里。这样的快充性能,让用户在短时间内就能为车辆补充足够的电量,大大提高了出行的便利性。

合理定价与丰富配置,增强市场竞争力

备受关注的小米汽车价格在发布会上揭晓。小米汽车有标准版SU7、SU7 Pro、SU7 Max三款车型。标准版售价21.59万元,Pro版售价24.59万元,Max版售价29.99万元。

比起小米SU7标准版,小米SU7 Pro的续航提升至830公里,电量提升至94.3kWh,采用宁德时代神行电池全能系列。搭载Xiaomi Pilot Max平台,支持激光雷达,算力高达508 TOPS,额外支持城市领航功能(通过OTA实现)。这样的配置与价格组合,让小米SU7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汽车分析师张翔表示,小米SU7的售价比他预期的稍低一些,这应该和目前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有关。不过,小米SU7的整体设计亮点较多,在未上市前就被炒得火热,再叠加小米手机庞大的粉丝量,预计会有一定的市场销量。

智能驾驶与生态互联,打造未来出行新体验

智能驾驶目标明确,技术实力雄厚

“智能化生态遥遥领先”是雷军在发布会上一直强调的。他表示,未来十年,将是智能化的十年,智能化将成为这个时代的决胜点。雷军给小米SU7定的目标是“50万元以内最好看、最好开、最智能”。其中的智能,无疑将是小米汽车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

雷军在去年年底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专门介绍了智能驾驶的技术构架和算法,小米智驾专属团队已经突破1000人,预计年底到1500人。在发布会现场,雷军重申,2024年,小米汽车目标是进入智能驾驶行业第一阵营。

小米智驾系统分为两套方案,分别是Xiaomi Pilot Pro和Xiaomi Pilot Max,Pro是纯视觉的方案,Max是视觉 + 激光雷达的方案。小米始终坚持两套方案全部自研,采用完全同源的技术,比如同样的11颗摄像头组合、NVIDIA DRIVE Orin算力平台,全栈自研算法,让不同版本的车都能享受最新的成果和更好的体验。在实车路面测试中,小米SU7专用测试车已积累超过1000公里。依托小米强大的云平台也进行了大规模的线上仿真测试,累计超过了2.5亿公里。

小米SU7全系标配智能辅助驾驶。目前,小米已经把全国所有的高速公路都跑了一遍,小米SU7能做到300公里完全接管不到1次,急加速或急刹,100公里都不会出现1次。此外,还支持代客泊车辅助、智能泊车辅助、机械库位(极窄车位)泊车。这些智能驾驶功能的实现,为用户带来了更加安全、便捷的驾驶体验。

生态互联无缝衔接,开启智能生活新篇章

作为一家生态科技厂商,小米澎湃智能座舱在设计之初就将手机、平板视为座舱的一部分,实行多端一体化原生设计。继承Xiaomi HyperConnect跨端互联框架能力,当车主同账号的手机、Pad进入车内时,能与中控屏无感连接,自动完成识别、安全认证、连接等一系列复杂步骤,直接在融合设备中心里实现跨设备互控。即使不是小米生态用户,使用iPhone、iPad也能获得智能化体验。小米澎湃智能座舱支持接入无线CarPlay,且后排支架兼容iPad,可通过小米汽车拓展屏APP实现后排控车。

“智驾 + 智舱 + 生态”将会成为小米汽车参与竞争的技术制高点。小米的“人车家全生态”,前所未有的将所有智能终端连接在一起,无感互联、能力协同,让大家体验到无处不在的智能生活。

在小米SU7上市前夕,多家上市公司纷纷通过互动平台表态,称已与小米汽车开展业务合作。其中不乏小米汽车的间接供应商,如商络电子、德迈仕等。还有多家公司透露正在与小米洽谈合作事宜。信达证券研报指出,小米汽车自带流量,自官宣造车以来已有20余家上市公司表示与小米汽车业务开展合作。凭借小米自身在智能化、生态协同、粉丝效应与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小米汽车交付有望逐渐放量。

研发投入巨大,志在成为全球前五汽车厂商

雷军此前接受采访透露,小米SU7的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工程师超过3400名。根据小米集团2023年财报,2023年小米汽车的费用达67亿元。雷军表示,为了做好车,小米为此决定十倍投入,通过15 - 20年的努力,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厂商。

从做手机跨界到做车,两者虽有不同,但小米已经拥有了14年的大规模的制造经验,比当年新势力造车要容易很多。而且小米已经拥有了非常强的智能科技和智能生态的积累。然而,造车依然复杂,投入大、周期长,行业又极度的内卷。自始至终,小米对造车都充满了敬畏之心。但小米也充满了自信,有信心有能力有决心把小米SU7做成50万以内,最好看、最好开、最智能的轿车。

小米SU7的上市,是小米在汽车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它以独特的造型、合理的价格、强劲的续航、智能的驾驶和生态互联等特点,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未来,小米汽车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厂商,让我们拭目以待。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