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战争

深度解析:伊朗为何在10天内遭美以三次战略欺骗?

2025年6月的中东局势,因美以对伊朗的精准打击与战略欺骗,呈现出一场危险的地缘政治博弈。伊朗在短短10天内接连遭受三次重大战略欺骗,暴露出其决策层对美以战略意图的严重误判,也折射出中东权力格局的深刻嬗变。第一骗:谈判桌下的致命突袭6月13日,以色列对伊朗发动代号“狮子的力量”的空袭行动,精准打击纳坦兹核设施、导弹工厂及军事指挥中心,造成78人死亡、329人受伤,包括伊朗革命卫队空军司令哈吉扎德等

习近平应约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 双方就中东局势深度交换意见并提出联合倡议

2025年6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电话会谈,重点围绕持续紧张的中东局势展开战略沟通。两国元首就地区安全风险、危机化解路径及国际协作机制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多项重要共识。普京总统向中方详细通报了俄方对当前中东危局的研判。他指出,以色列近期对伊朗核设施的潜在打击计划极具危险性,或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冲突外溢。俄方认为,任何形式的军事升级均不符合地区国家根本利益,伊朗核问题必须回归

以伊冲突打成了“喜剧”,拳头之间的碰撞

这场以伊冲突被形容为“喜剧”的叙事,本质上是国际政治中信息战与认知战的典型案例。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场冲突及其后续发展暴露了现代地缘博弈的三个深层逻辑:1. 胜利叙事的虚构性:政治表演的艺术以色列宣称“彻底消除伊朗核威胁”与伊朗声称“成功打击美军基地”均存在事实性错位。以色列对伊朗军事目标的打击主要集中在叙利亚境内的代理人武装,而非伊朗本土;伊朗的导弹袭击则更多是象征性反击,未对美军基地造成实质性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