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坐落于国际大都市上海,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作为中央直管高校,学校深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现系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九校联盟(C9)、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等国际顶尖学术共同体核心成员,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先锋阵地"和"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枢纽"。

【百年征程:筚路蓝缕 薪火相传】
其历史可追溯至1905年创办的复旦公学,作为中国人自主创办的首所高等院校,开创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先河。1917年定名复旦大学,秉持"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治校精神,在动荡年代坚守教育救国初心。2000年与上海医科大学强强联合,组建新复旦大学,实现文理医三大学科群跨越式发展。历经百余年风雨,学校始终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培育了包括诺贝尔奖得主、两院院士在内的30余万栋梁之才。

【学科布局:文理医工 交叉融合】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构建起邯郸、枫林、张江、江湾四大校区协同发展格局,下设35个直属院系及18家附属医院(含2家筹建),形成80个本科专业、6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学科体系。拥有4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及4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达37个,构建起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链条。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A类学科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哲学、理论经济学、临床医学等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

【育人体系:启智润心 英才荟萃】
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强基计划""101计划"等国家级人才培养工程,构建"通识教育+专业培养+多元发展"的三维育人模式。通过"本科荣誉项目""卓博计划"等特色项目,年均选拔超千名学子进入顶尖实验室参与科研实践。同时,依托37个博士后流动站和国家级科研平台,打造"学术特区",支持青年学者在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开展原始创新,毕业生深造率超65%,赴QS前100高校深造比例达40%。

【科研创新:顶天立地 服务国家】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复旦在脑科学、集成电路、新发传染病防治等战略领域取得系列突破性成果,年均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超2000项,科研经费突破80亿元。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医学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30余个,产生多项"中国十大科技进展"。通过"2011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等创新工程,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与华为、阿里等头部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服务"卡脖子"技术攻关。

【全球网络:开放办学 文明互鉴】
学校构建起覆盖50余个国家的全球合作伙伴网络,与300余所世界一流大学建立合作关系,主导发起"亚洲校园""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等国际学术组织。通过"全球变化国际暑期学校""一带一路"青年成长计划等项目,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跨文化人才,年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超200场,留学生规模达8000人,来自120个国家和地区。

【使命担当:赓续文脉 领航未来】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复旦大学正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深化"四新"学科建设,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通过"复旦学脉传承工程""数字与人文"交叉创新计划等战略布局,打造世界顶尖学科高峰。面向2035,学校将秉持"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在新时代书写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壮丽篇章。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